宋律师
手 机:13911514475
微 信:13911514475
律 所:北京刑事律师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甲92号世茂大厦B座9层
时间:2022-06-15
行贿和受贿是共同犯罪,而受贿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活动中收受贿赂,为行贿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也构成受贿罪。那么,对非公职人员行贿罪可以没收财产吗?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非公职人员贿赂罪能没收财产吗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的,不没收财产,按照受贿数额量刑。比如,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一百六十三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受罪罪客观表现
受贿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受贿罪客观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职务之便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利用自己的地位。职权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作出一定行为的资格,是权力的一种特殊形式。具体来说,是指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即在本人职务上直接处理某些事务的权利。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是典型的受贿行为。司法实践中,大量的受贿犯罪都是利用职权上的便利形成的。比如物资调拨、分配、买卖的负责人,利用自己的调拨、分配、买卖权,满足行贿人的欲望,收受财物。
2.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即不直接利用职权,而是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本人向请托人索取或者存放非法财物。实践中,利用第三者地位的情况主要有三种:一是亲属关系,二是私人关系,三是地位关系。至于前两种情况,主要是利用血缘和感情的关系,与我的立场无关。那些仅仅利用亲戚和朋友为客户工作并从他们那里接受财物的人不应该以受贿罪论处。第三种情况,跟我的职位有关。受贿人利用第三人的地位受贿,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利用第三方的职务,必须是基于自己的职务或者利用与职务活动密切相关的身份。第二,受贿人使他人从中获得利益。根据司法实践,利用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一般发生在对职务有制约或者相互影响的情形。
从受贿罪的客观行为来看,有两种具体形式:
(1)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索贿是行贿人主动以公开或暗示的方式向行贿人索贿,有的甚至以讹诈手段迫使当事人公开行贿。鉴于索贿情况突出,主观恶意更严重,情节更恶劣,社会危害性比受贿罪更严重。所以这部法律明确规定,索贿的,从重处罚。国家工作人员因为被敲诈而给予财物,但没有获取不正当利益,不属于贿赂。凡索取他人财物的,无论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均可构成受贿罪。
(2)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贿赂,为他人谋取利益。一般来说,受贿罪是行贿人主动以各种方式收买、腐蚀。一般是行贿人被动接受他人财物或者接受他人承诺的财物,为行贿人谋取利益。
根据以上分析,根据《刑法》的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不会被判处没收财产。按照受贿金额判刑。比如,受贿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需要法律帮助,读者可以去进行咨询。